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国国际网站,来利国际ag旗舰厅

会议桌椅京东_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
  • 会议桌椅京东

会议桌椅京东

如果您需要有关此产品的价格或更多信息,请单击下面的“立即询价”按钮。我们的在线销售经理会给您做详细的方案,您也可以在联系我们页面查看我们的联系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至:12345678@qq.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非常感谢。
餐厅家具尺寸 餐厅家具尺寸 餐厅家具尺寸

产品内容

  丁德馨致力于核工业铀矿采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奋斗在核工业铀矿采冶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顽强拼搏和创新奉献,护卫着“核工业粮食”的安全。

  1986年,丁德馨放弃省城的工作,入职衡阳工学院(南华大学前身之一),投身采矿工程(铀矿采冶)专业的重建工作,从此,“强核报国”成为他毕生的志向。在核工业民和深化改革时期,不少教师选择转行发展,他选择坚守在核工业铀矿采冶人才培养第一线。丁德馨先后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研究,因为出色的科研水平和扎实的教学能力,他数次被校方挽留。面对国外优厚待遇和良好发展平台,他毅然回国,担任南华大学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经过25年不懈努力,他领衔创建了我国唯一培养核工业铀矿采冶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008年,受长期工作压力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丁德馨不得不接受双髋关节置换手术,尽管术后疼得汗珠直冒,他仍然坚持趴在床上修改学生的研究计划、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为获取第一手实验数据,丁德馨依然带着同事和学生,深入铀矿井,开展勘测、分析和研究。37年来,丁德馨培养了13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42人扎根在核工业、铀矿采冶一线工作。丁德馨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发了多项重大技术工艺,提高了低品位铀矿的浸出率,降低了放射性污染。

  针对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水稻产量受限的情况,马均和团队通过长期技术攻关,研发出了多项关键技术,大幅提高水稻单产。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到高质高效种植,再到推动水稻种植节能减排,马均的研究课题不断更新,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成果总计应用超2.8亿亩,新增稻谷115.19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8.2亿元。

  马均矢志强农兴农,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水稻栽培研究,日晒雨淋、反复试验,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让每亩稻田节省种子30%至50%、增产30至120公斤。通过多年努力,马均及团队联合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眉山首创的水稻“一优两高”模式为稳粮保供、助农增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经历栽培研究经费紧缺、人才大量流失、专业前景黯淡的艰难时期,马均仍秉持“农业研究要甘坐冷板凳”的信念,身体力行扎根田间,培养出一大批知农爱农、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三农”人才。

  马均荣获“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等称号,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余年来,王中美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特大型桥梁的焊接技术攻关及电焊作业工作,朵朵焊花见证了她从一名电焊工学徒到一名工匠技师的成长历程。

  2001年,王中美从技校毕业,成为中铁九桥公司的一名电焊工。她刻苦练习焊接工艺,焊接的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以上。电焊工长期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下作业——粉尘、呛人的气味弥漫;闪耀的电焊弧光会刺伤皮肤和眼睛;焊花飞溅,衣服常被烫出洞眼;酷暑时箱体内闷热的环境、冬季户外焊接时刺骨的寒冷……但王中美始终坚守着。

  王中美坚持用务实的态度投入技术攻坚与创新中,她带队攻克Q500qE高强度钢材钢焊接技术难关,为推动我国铁路桥梁新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攻破全国首座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长江铁路桥焊接难题,通过优化工艺工法,解决鳊鱼洲长江大桥大节段钢箱梁的焊接难题,并把节段环口施工焊接时间控制在5天内,创造安九铁路新速度;攻破的U肋全熔透焊接技术解决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与桥面板连接焊缝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工作以来,王中美实现了30项技术攻关,取得了20项创新成果,多项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她先后参与60多座国内外一流桥梁工程的焊接及前期试验,并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钢管桩焊接。

  2013年,中铁九桥女子电焊突击队领头人的接力棒交到了王中美手中,她带领队员们屡次在桥梁施焊攻坚任务中大显身手。2015年,中铁九桥又创立“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施工现场技术难点和热点,开展面向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考试等活动,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为九江市各大职业高校、工业园区培养了相关方面的人才。

  王中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员、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伯祥以造福百姓为目标,大胆改革创新,奠定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根基,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1986年,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立足寿光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大胆提出把培育和扩建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全县第一要务,搞活流通,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为了在冬天也能大面积种菜,王伯祥顶着“杀青”(毁坏青苗)的责任压力,全力扶持和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先行试点。1990年,试点的17个棚平均创收3万余元。王伯祥喜笑颜开,当即拍板在全县推广,燃起了整个寿光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火种。1991年,寿光的蔬菜大棚由最初的17个变成了3.3万个。现在,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如燎原之势推向全国。

  王伯祥就任县委书记时,寿光北部有120万亩的盐碱地,人民生活困苦。为了让寿北人民也过上好日子,他下定决心,连续3年组织20万劳力开发寿北。在王伯祥的带领下,盐碱滩上硬是开发出了120万亩虾池、盐田、棉田,让寿北群众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寿光的工业在当时也较为落后,王伯祥主持上马了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公开考选、大胆起用优秀经营人才,较早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原来比较落后的寿光工业,总产值翻了三番,利税增长近10倍。1991年,寿光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2008年以后,王伯祥依旧拖着病体为寿光发展献计奔走。2023年3月,王伯祥病危。已经无法说话的他颤颤巍巍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好。谁为人民服务好,就是个好人好官。”

  王伯祥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员、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育竹,男,汉族,1932年2月生,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育竹是我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长期从事原子钟与冷原子物理研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王育竹早年留学苏联,在苏联科学院学习原子钟技术,学成后回到祖国,投身国家科技建设,并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成功研制出性能优异的铷原子钟。但是,这种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禁运。为此,王育竹带领团队参与“中国原子时”系统建设,历经多年艰苦攻关,通过不断创新改进,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的铷原子钟。这些原子钟在多项重要项目中发挥作用,助力构建了国家原子时系统,成功搭载在“远望”号科学测量船,为导航和航天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王育竹作为国内冷原子物理研究的开创者,提出很多创新想法并最终获得应用。

  王育竹一直想把激光冷却技术用在原子钟上,特别是太空原子钟,以实现微重力条件下更好的原子钟性能。2007年,他开始载人航天项目“空间冷原子钟”研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带着研究团队夜以继日研发攻关,终于获得成功。2016年9月15日,空间冷原子钟由“天宫二号”搭载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在轨运行的原子钟。该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和2018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2023年入选国家100件新时代见证物。

  作为一名党员,王育竹始终怀揣“科技报国”的信念,坚守国家需求,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原子钟和冷原子物理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王育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

  王洪伟,男,汉族,1983年8月生,党员,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四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20余年来,王洪伟苦练本领、勇挑重担,参加灭火战斗5600余次、水域救援150余次,救助群众1000余人,誓死守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掌握“水下打捞”技能,王洪伟主动报名参加“蛙人”专业训练,成为全国消防队伍第一批国际四星级潜水员。2019年1月4日,一辆货车横穿松花江时坠入冰下。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王洪伟进入漆黑的冰下,在低温、湍流、高压等多重考验下,凭借高超技术和顽强意志往返2次,将遇难者全部推出水面。像这样的冰下打捞,王洪伟总共参与30余次。王洪伟还相继考取舟艇救援驾驶证、急流救援证、地震救援证等15种证件,成为火场冲锋、冰下打捞、舟艇操作、高空救援、震区搜救的“五栖精兵”。

  2016年,长春市金源家居城突发火灾,火借七级风势迅速向主楼蔓延。面对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王洪伟在距离火点最近、扑救任务最重的位置上,硬是坚持了6个小时,成功堵截了火势蔓延。2019年,长春市安达街一餐馆发生火灾。5个储气总量为40公斤的大型液化气罐阀门被烧毁,泄漏出的液化气喷射出两三米长的火舌,一旦爆炸,整层楼房可能被夷为一片平地。王洪伟冒着罐体随时爆炸的危险,前后5次将液化气罐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而他的脖子、双手均被高温烫伤。

  一人拔尖打不了硬仗。王洪伟连续11年担任全国消防潜水员培训教练,先后培养出270多名专业潜水员。2019年,在全国首届“火焰蓝”比武中,他带领队员取得组训“负重登楼”科目冠军。

  王洪伟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奖章。

  方文墨,男,汉族,1984年9月生,党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

  20余年来,方文墨始终坚守在中国航母舰载机生产一线,创造出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公差“文墨精度”,提升了零部件加工能力。

  航空报国一直是方文墨的梦想。2003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沈阳沈飞高级技工学校毕业,顺利进入沈飞工厂工作。为了练成“人刀合一”,方文墨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练功房用来练习基本功。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练习,一年下来,方文墨换了200多把锉刀,扎实的基本功为他在技能方面实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锉修动作是简单的,但每天循环往复千次万次就是意志的磨炼。为了提高锉削精度,方文墨自行制作刀、量、夹具100余把(件),改进近200把(件),改进工艺方法60项,改进设备2项,取得22项国家专利。他还练就了蒙眼锉削的绝技,仅凭手感便能完成装配工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2013年初,“文墨班”成立,方文墨致力于“传帮带”,培养出在行业叫得响的高技能人才。10余年来,方文墨培养的徒弟中7人获得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和金奖,21人次获省、市级技能冠军,带领团队攻关课题150余项,协调工艺问题40余项,解决了一批困扰航空生产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方文墨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最美职工”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巴特尔,男,蒙古族,1990年8月生,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

  作为烈士后代,巴特尔传承良好家风,坚定选择任务艰巨、条件艰苦、风险高危的基层队站工作,全力以赴投身消防救援事业。

  2018年2月,呼和浩特阜丰生物葡萄糖厂房发生火灾,面对有毒浓烟、熊熊烈火以及随时可能倒塌的厂房,担任指挥员的巴特尔把队友挡在身后,用胸口死死压住水枪对火点猛攻。经过6个多小时鏖战,最终成功将大火扑灭。2023年2月,辖区一处冷库发生大火,毗邻存放近万立方米木材的仓库危在旦夕。在冷库钢瓶突发爆炸、增援力量尚未到场的情况下,巴特尔主动请战,带领3个攻坚组,命令一个组堵截火势,一个组冷却冷库,他带着一个组把随时可能再次爆炸的钢瓶全部抱了出来。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保住了木材仓库。入职以来,巴特尔先后经历了4800多次生死考验,解救疏散被困群众8000余名。

  每到冬季,卷水带成了困扰指战员的难题。巴特尔买来摇柄、支架等材料,反复研究、反复测试,最终研发出“水带卷盘机”,提升了实战中收整水带的速度,并获国家专利。他牵头研发灭火救援调度指挥手机应用程序被推广使用,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对开展远程音视频红外线热成像侦检头盔系统研发,有效破解了攻坚进入浓烟、有毒环境下的侦查难题。

  2021年,巴特尔带头成立“北疆蓝焰”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将消防救援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积极开展送教上门等志愿服务。他带头组建了一支“消防背包宣传组”,挺进“边、远、散”村落,开展消防法规、安全防范、逃生技能宣讲。多年来,巴特尔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价值5万余元,与辖区的困难群众结对子,定期送米、送面、打扫卫生。

  邓希平一直从事陶瓷颜色釉瓷研究、创新工作,近60年来,她恢复了很多失传的工艺,创新了40余种颜色釉,传承并创新出瓷器品种1000余个,开辟了窑变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1965年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邓希平来到原第一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积极投身到陶瓷颜色釉的学习。1972年,邓希平调入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继续从事颜色釉研究工作。1995年,景德镇市建国瓷厂改制,科研所面临无人承包即将解散的困境。那一年,邓希平53岁,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颜色釉制瓷技艺,她承包了科研所,开始了新的征程。承包初期,她带着一群老同事,自己动手搭建厂房,推着板车运送瓷器;因初期科研所效益不好,她拿出自家存款给大家发了第一个月工资。邓希平正是凭借着身上这种闯劲、拼劲、干劲,在颜色釉的传承和创新道路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无骨汾水釉里红到窑变花釉,从朗窑红到祭红,邓希平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高温色釉新高度。同时,她不断取得油烧铜红釉、无铅均红釉等一个个技术上的突破,创造出“凤凰衣釉”“羽毛丝釉”“翎羽釉”等一系列全新的窑变釉和特大件郎窑红釉作品,成功研制出“秘釉流霞盏”,其中“凤凰衣釉”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一等奖。她创作的陶瓷彩虹釉获国家发明奖、第三十九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大件郎红釉新配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邓希平陶瓷艺术馆、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邓希平颜色釉陶瓷艺术博物馆成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颜色釉技艺的研究开发中。

  邓希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龙福刚,男,苗族,1975年2月生,党员,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综合数据班无人机巡检三级高级作业员。

  1998年,龙福刚从部队退役后进入电力行业。经过3年时间,龙福刚迅速成长为带电班班长。他对所负责区域内的80条110千伏1388公里输电线基杆塔的地形地貌和金具、导线型号等数据都牢记于心,只要线路有缺陷,他总能迅速制定出最安全、最快捷的检修方案,保持26年输电线路运维工作“零差错”“零事故”。

  2008年初,贵州电网遭受前所未有的冰雪凝冻灾害,龙福刚率队赴凯里支援抗冰抢险。面对复杂的地势,他用3天时间完成了平时15天的工作量,确保凯里市等3个县(市)的老百姓过上温暖明亮的春节。2011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遭受特大洪灾,他带领队员冒着39摄氏度高温,蹚过湍急的河水,运送电力抢修设备,提前5天完成抢修任务。2020年春节期间,黔西南州发生有气象统计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凝冻灾害,近百条输电线路受损,他带领同事连续奋战18个小时,保障了80条110千伏重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龙福刚结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发明了更换绝缘子串的“20中用法”,大幅缩短了更换绝缘子串的时间,被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广泛推广使用。他发明的承力座、防滑防脱脚扣、多功能折叠检修梯、带电作业TYK卡具等多种工具,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10月,龙福刚已经拥有国家专利24项,6项专利成果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电网推广使用。

  他先后培养了输电专业员工453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连续3年获得全国和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职工创新奖项。

  叶辉扎根工作车间,日复一日重复着看似单调的动作,耐住寂寞潜心研磨,从一个对精度毫无感觉的“愣头青”慢慢变成了研磨精度早已超出国内机器测量范围的研磨师,被誉为“航天研磨师”。

  手工研磨,就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在一定压力下,对航天金属零件表面进行手工精密加工。靠着这双手,叶辉能实现平面和自由曲面表面粗糙度5纳米、长度基准精度10纳米的超精密研磨。

  1997年,技校毕业后的叶辉被分配到699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着墙壁,转动两块铸铁平台,培养自己对精度的感觉。就在经历了5年学徒生活,梦想着终于可以在研磨行业大展拳脚时,意外发生了——“右手手掌贯穿,三根手指筋断,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动,可以开残疾证。”医生的话让叶辉感到绝望。师傅听闻后赶到医院鼓励他不要放弃。

  相伴了5年的平台成了叶辉最好的理疗机,3个月的时间里,叶辉每天都准时来到工作台前进行康复训练。从勉强半开到能够全开,再到正常伸展,右手很快突破以往达不到的精度,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为了让大国重器的精度无可匹敌,叶辉也将自己逼到了极致。经过27年的磨砺,叶辉研磨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极为精细。曾经有一个零件精度要求极高,国内没有研磨师敢接,于是国外的嘲讽甚嚣尘上——“中国永远也做不了这样精度的零件。”“说我不行可以,说中国不行,那不成。”当厂家辗转找到叶辉时,他二话不说接下了。最终,叶辉加工好的零件被送到国外进行测量,精度等级比要求的还要高得多。

  边巴克服困难、不惧危险,坚守高原机要交通工作十五载,用忠诚与担当践行员的初心使命,在执行机要押运任务时突发疾病殉职,年仅50岁。

  1981年,16岁的边巴入伍当兵,驻守边防17年。边巴1998年转业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员。2001年12月,组织决定将他调任办公厅机要交通处工作。从事机要交通工作15年,他经手的文件数不胜数,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他手写的相关票据字迹工整、一目了然;他反复练习的打包手法确保文件袋既结实又美观;他虚心求教,全面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他苦练五笔输入法,只为把工作效率再提升一点。2013年,办公厅保卫处处长岗位空缺,领导征求他的意见,边巴表示机要交通工作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他熟悉情况,对工作也有感情,放弃了转岗提拔的机会。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飞机突遭强大气流,机身发生剧烈摇晃,边巴写下的“遗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确保党的核心秘密载体绝对安全。高原机要交通工作需要频繁出差,随着年龄增长,边巴每次出差回到都会感到身体不适,但是往往等不及身体恢复,就又踏上了执行新任务的路途。2015年9月21日,边巴在完成押运任务准备返回时,突发疾病殉职。

  边巴牺牲后,西藏机要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了向边巴同志学习,做无愧于时代的“党的红色传令兵”系列活动。2023年,全国机要交通系统开展了向新时代英模人物边巴同志学习的活动。

  成卫东扎根港口一线,细心打磨驾驶技术,把20米长的拖车精确驾驶误差消灭到毫厘之间。他勇闯港口无人驾驶最前沿,利用智能运输机器人高效完成运输任务。

  从小就看着父亲为港口建设而奔忙的成卫东,毕业后也成了一名天津港人。在工作中,他细心观察拖车司机的操作特点,认真总结提炼操作经验。有时想问题都着了魔:吃饭时,他把饭碗看成拖车,在两个筷子之间通过,寻找运行轨迹;扫地时,把扫帚当成拖车,观察转弯角度。通过摸索和实践,他把拖车操作的一个循环分解成40多个动作,总结出拖车“快”“准”“稳”工作法,将作业效率提高了16.7%。

  他以“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将所学所获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他还设计出“拖车倒车打靶”等技术比武活动,成为一线员工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舞台。成卫东每年组织开展技术竞赛40余次,开展技能培训60余次,培训技术人才200余人。

  这几年,天津港不断加快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首创性成果频出。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作为港口行业首批“AI训练师”,成卫东主动对接技术人员,用自己的“看家本领”提供实践经验支撑,与技术人员一起把独创的操作法和驾驶技巧转化为代码和程序,推进解决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作业中自动充电、避让、停靠等问题。成卫东带领团队开展探索“牵引车防脱钩报警装置”等200余项技术创新,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朱治国,男,汉族,1978年10月生,党员,生前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朱治国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的戈壁乡镇工作。因表现出众,他被省委组织部借调,之后又凭借高居榜首的好成绩考进省委组织部,始终勤恳实干,受到称赞。

  朱治国深入一线督促指导,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经过近3年的努力,全省414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朱治国会同相关部门,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乡镇公务员和聘用事业编制人员考录工作;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4项补贴”、社区干部“3岗17级”报酬体系,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工作责任感、积极性。

  2013年,朱治国的妻子确诊肺癌,他省吃俭用给妻子看病。后来,妻子病情恶化,朱治国便把她接回家照顾,直至2022年2月病逝。朱治国处理完丧事后很快又回到工作岗位,带领同志们全力开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筹备工作。6月9日的部务会上,朱治国面色青黑、嘴唇青紫,同事们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沙哑着嗓子说:“一堆事儿等着呢,下周还要去趟黄南。”然而,朱治国的黄南之行最终未能实现。2022年6月11日,朱治国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离世,年仅43岁。他以生命书写忠诚、以担当诠释初心,为青海大地干部群众树立了精神标杆。

  刘丽,女,汉族,1974年3月生,党员,中国石油集团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班长。

  刘丽扎根采油一线余年,以保障油田稳产为己任,致力于创新解决生产难题,从一名采油女工成长为采油技能专家。

  1993年,19岁的刘丽成为大庆油田“老标杆”采油48队的一名采油工人。为了练好基本功,刘丽顶着烈日练习加盘根、换皮带,仅用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将换皮带的操作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15秒,创造了新纪录。正是靠着这股勇争一流站排头的劲头,刘丽练就了“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规格型号,一看电流就能判断井下状况,一听声音就能辨别机械故障”的绝活儿,成为一专多能的“岗位通”。

  刘丽坚持解决基层一线生产难题。她受口红内部升降结构的启发,经过200多次试验研制出“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不仅使抽油机井光杆密封圈更换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还实现每口井日节电11千瓦时。她主导研发的“电泵井便携式清蜡设备”,结束了大庆油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每口电泵井配一套防喷管的历史。多年来,刘丽研发的技术革新成果累计获奖200多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3项,编写培训教材38册,制定操作标准105项并推广应用。

  刘丽悉心育才、因材施教,辐射带动更多石油人共同提高、全员创效。以她名字命名的“刘丽工作室”探索出“专家技师联合研发、革新工厂自主生产、示范区试用推广”的“研产用”一体化创新模式,自2011年成立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到拥有12个分会、531名成员的创新创效联盟,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推广成果5000多件,创效1.2亿元。

  刘欣,女,汉族,1987年2月生,党员,生前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三级警长。

  2010年8月,23岁的刘欣参加了公安工作,经过一年试用期后,被分配到七台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刘欣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辖区“电信诈骗零发案、矛盾纠纷零积压、信访投诉零发生、重点人员零失控”的突出成绩。2011年5月,刘欣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领导考虑给她调整工作岗位,却被她婉言谢绝。待病情一稳定,刘欣迅速返岗。为了及时掌握辖区情况,刘欣坚持每天到社区走家串户,登记房屋信息、了解辖区情况。

  2021年,“刘欣警务室”挂牌成立。她组织物业人员、社区网格员及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义警队,构建起警民携手群防群治新格局。她为群众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充分利用微警务、居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提供全天候“掌上云警务”服务,及时答复群众咨询,做到“马上办”“预约办”“上门办”。两年的时间里,刘欣共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累计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130余件,收到锦旗、表扬信26件。

  2023年7月2日,刘欣因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去世。从警之路,刘欣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只要群众需要,她永远有所回应。她曾争分夺秒,救助危重患者;也曾用一周时间,亲手铺出了一条爱民小路;还曾六年如一日,照顾患病老人。

  刘前东,男,汉族,1972年7月生,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

  2009年,二牧场场部搬迁后,刘前东被任命为老场部所在社区的书记。当时,社区有退休老人200多户、400多人,因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边,社区管理人员较少,刘前东都是亲力亲为。

  2013年,刘前东前往叶城二牧场三连工作。三连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海拔高达3000米至4850米,山路崎岖险峻,从场部到三连往往需要5个小时左右。为了看牧民生活、问牧民生计、听牧民建议,刘前东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放牧点一次。有一次,刘前东前往放牧点给牦牛打防疫针,因大家不懂科学养殖技术不愿给牦牛打针,刘前东背着药物挨家挨户宣讲打防疫针的重要性,直到临近傍晚,大家才把牦牛赶到河坝边。刘前东挽起裤腿,光脚站在冰凉的河水里,为牦牛打防疫针,待工作结束后,天已黑透,双脚已经完全麻木。

  刘前东所在的三连有4个山口需要巡护,离周边国家距离仅几十公里,职工不只是放牧,还肩负巡边护边任务。2015年,据报有10多名不法分子可能从连队的某个山口越境。接到任务后,他带领民兵一连几天对辖区内的山路和山口进行巡查。

  2014年6月,刘前东在入户走访中得知,三连牧民内部存在草场纠纷,因部分牧民没有草场,年轻人养殖积极性不高,整体收入偏低。为此,刘前东带领连队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给老一辈牧民做思想工作,最终将原来10户的草场承包权划分到27户家庭。2023年,牲畜存栏数明显增加,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约7000元增至2.6万多元。

  刘前东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关慧明,男,达斡尔族,1962年2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心二级推广研究员。

  1985年8月参加工作后,关慧明始终从事农业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2006年12月担任科技特派员后,他开始从事蔬菜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2012年5月,关慧明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从事蔬菜良种国产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蔬菜栽培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至今。

  关慧明常年坚持在生产一线,坚持为菜农义务服务,牵头成立的院士工作站每年帮助当地菜农增收4000多万元。近40年来,他累计培训菜农10万多人次,现场指导近20万人次。关慧明提出的冷凉蔬菜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产业调整战略,科技部在全国推广他带领农民致富的“关慧明模式”。关慧明带领团队针对世界性病虫害防治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实现了用生态制剂高效、快速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当被问及退休后的生活,关慧明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还做这个,我这一辈子不会再做其他事情。其实我就是一个农民,一个懂些新技术的农民。我的技术来自农田,来自与农民的共同实践和奋斗,要还给农民。只要能做得动,我就不会停下创新的脚步。”

  江阿古丽·艾山,女,哈萨克族,1965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新疆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骨一科原主任。

  江阿古丽·艾山坚持为边远的农牧区送医送药,累计接诊病患10余万人次,出诊千余次,行医路程达十几万公里;她无私奉献出祖传接骨、正骨疗法秘方,让很多国内外患者得以康复。

  江阿古丽·艾山出生在尼勒克县一户普通牧民家。一天,江阿古丽·艾山摔断了锁骨,当晚,她的爸爸赶紧叫来姑姑。姑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帮她复位、固定、上药。江阿古丽·艾山说,她当即作出跟姑姑学习正骨术的决定,要让传统接骨、正骨疗法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从那以后,每逢寒暑假,她就住到姑姑家去学艺。

  江阿古丽·艾山在传统正骨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研制了加力尕尔什粉、蛋清混合应用剂、玛瑙膏等医药膏。2016年,76岁患者卡迪·阿布都尔拜因摔倒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她了解到老人经济困难、就医路程较远等情况后,决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服务。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她都坚持到患者家中为其换药、治疗,直至患者康复,从无怨言。如今,她的接骨、正骨疗法不仅在当地独树一帜,而且还吸引周边国家的骨伤患者慕名而来。由于常年在射线下复位和高强度工作压力,她患上了甲状腺肿瘤、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病症,但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2020年退休后,又返聘继续在医院诊治患者。

  江阿古丽·艾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医生”、新疆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江林扎根浏阳乡村,继承发扬祖传医术“江氏正骨术”,以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患者的信赖和敬重。

  江林出生于骨伤医学世家。他精研医术、诚修医德,不仅继承了祖辈的正骨传统疗法,还结合自身多年进修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气血分布学说,对患者辨证施治。他研发的丹芍治伤丸、治伤药液、活血治伤散等药物效果显著,均获国家专利,并先后研创出“牵引穿针法”“竹弓牵引器”和中西医结合的微创手术等治疗方法。

  江林所在的骨伤科医院坐落在湘东的罗霄山脉,在湘赣交界地区。江林医术高超、名气较大,不少大医院都想高薪聘请他去大城市行医,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从1969年参加工作至今,无论寒暑风雨,江林坚持每天凌晨4点半出门查房,仔细观察病患伤情变化,与同事们商量安排当天和第二天的手术,近年来每天门诊量超100人次。作为骨伤科医院业务带头人,他定下三条铁律:能门诊治疗的,不住院治疗;能手法复位的,不动手术治疗;能钢针闭合治疗的,不切开钢板固定。

  江林牢记“习武防身,学医济世,扶贫救苦”祖训,将“江氏正骨术”发扬光大。2016年,“江氏正骨术”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于医道传承,他从来不拘泥于门户之见,支持儿子去学习西医,也不把祖传技艺当作父子相授的独家秘诀,医院的每一位医生都可以学习“江氏正骨术”。在第四代传人当中,除了儿子江涛、侄子江永革之外,还有陶功林、黎意丰两位异姓弟子。他成功举办“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社港江氏正骨术’培训班”,编撰出版《江林医案精华》,无私传授自己宝贵的经验。

  江林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湖南省优秀员、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江浩然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带领团队攻克金融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在行业率先使用并推广国密算法,实现我国金融智能终端自主、安全和可控,为加速产品国产化作出突出贡献。

  21世纪初,我国金融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金融自助设备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不仅价格贵,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风险。作为专业从业者,江浩然下决心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他于2004年5月创办恒银科技,立志打造金融科技领域的民族品牌。从核心算法到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他带领团队从大量基础工作做起,经过无数次方案设计、图纸修改、样机试验和真钞试验,最终攻克国外垄断技术。

  在江浩然的带领下,团队由十几人增至2000多人,产品由过去单一的ATM快速扩展为涵盖现金类、非现金类、支付安全类的全方位智能产品、技术和服务。公司获得千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评估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继建立,为公司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快速成长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助服务设备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我国银行数字化浪潮中,江浩然从未停下脚步,不断思考着转型升级之路。他的团队将智慧银行建设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成功研发超级柜台、智慧柜员机、智能柜台等众多智能产品,真正让公司成为智慧银行解决方案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安玮以科研报国、科技兴军为使命,铁心向党矢志不移,潜心深耕某新领域20多年,研究成果填补了核心技术空白,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对拱卫国家战略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安玮,在导师的指导下,敏锐洞悉某新领域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毅然“跨界”到该领域,从零起步,一干就是20年。她克服重重困难,带领课题组一点一滴建立起一整套该领域信息处理技术理论与方法,取得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近10年来,她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前沿项目等任务,在部分方向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安玮坚持自主创新、自立自强。2010年,她带领课题组承担某重点项目论证任务,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用一项项成果赢得认可,成功推动项目立项。她历时3年,实现该领域从硬件架构到信息处理的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维护。面对某项目信息处理技术复杂性强、尚未有国家研制成功等情况,安玮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先期掌握技术、具备装备能力作出重要贡献。

  入伍30多年,安玮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和繁重的科研压力,安玮身体不堪重负,先后3次手术。躺在病床上,她还在思考团队分工、关注项目进展。她竭尽全力、倾心育人,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科研“铁军”。

  李志强,男,汉族,1964年6月生,党员,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特级技能师。

  40多年来,李志强装配了上千台次航空装备产品,攻克了多项航空装备关键技术,首创并推广“李志强操作法”,成立“李志强班”,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

  1983年,李志强退伍后,被分配到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班。初到装配车间,李志强被发动机密密麻麻排布的管路、电缆“震”住了。从分不出首尾到大致熟悉,他只花了一年时间,比常人快一倍。通过工作中的日积月累和追求创新,李志强快速从一名装配“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2013年,总装班也以李志强的名字命名为“李志强班”。李志强带领班组先后攻克多项航空发动机装配关键技术,他根据每名员工的装配技能和熟练程度,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合理进行生产组织,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大幅缩短了装配周期。这种“接力式”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装配时间超过20%。

  10多年来,李志强和他的班组累计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工具312件,并将班组多年总结的创新方法汇编成《李志强操作法》,设计开发的“李志强锁片钳”“李志强锁刻刀”等几十项专用工具,在公司和行业内得到推广。公司依托“李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各层次技术、生产骨干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

  李志强总是不吝啬对徒弟们的帮助,将自己的装配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带动班组职工共同学习提高,通过采取个性培养、师徒结对、技术互助、绝招共享等方法,培养了许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如今,“李志强班”共有员工62人,他们用青春持续助力更强劲的“中国心”。

  李学武,男,汉族,1971年1月生,党员,河南省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学武用30多年复原出失传1000多年的唐白瓷烧制技艺,并集中国陶瓷之所长创立牡丹瓷这一新瓷派。牡丹瓷已成为中国陶瓷领域的知名品牌,被作为国礼赠予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和贵宾,成为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一张名片。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唐白瓷的诞生地,北宋时期唐白瓷技艺失传。1992年,李学武从部队退伍,出身陶瓷世家的他立志复原唐白瓷烧制技艺。为此,他历时15年跑遍各地大大小小窑口,查阅资料写下20多万字笔记,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陶瓷研究所,收集上万片古瓷片标本,结合传统经验和先进科技进行科学分析检测,最终复原唐白瓷配方和技艺。

  为了让唐白瓷技艺延续下去,他用了近3年时间,进行2000多次试验,对唐白瓷器型和颜色进行改良,开创出世界陶瓷门类中牡丹瓷这一新瓷派。牡丹瓷在世界陶瓷花卉领域,首次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色到多色的突破和创新,掀开了陶瓷工艺的全新一页。李学武攻克牡丹瓷烧制的核心技术,取得19项发明专利和100余项产品著作版权,成为洛阳市“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学武积极回报社会,设立大学生见习基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牡丹瓷制作技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3人、工艺美术师670余人等。在他的引领下,牡丹瓷已成为中国陶瓷领域的知名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数十家企业投入生产研发,解决6000余人就业,取得经济效益达百亿元。他关心农村青年,培养来自农村的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比例50%以上。他心系特殊群体,团队中有17名残疾人。从2016年开始,他每年资助30余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已累计资助200余名。

  李培生,男,汉族,1974年2月生,党员,安徽省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环卫放绳工;胡晓春,男,汉族,1980年7月生,党员,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玉屏管理区护林防火中队副中队长、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

  李培生坚持“以山为家,以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的工作理念,每天穿梭于悬崖峭壁间,只为守护黄山的绿水青山;胡晓春每年在山上吃住300多天,克服孤独寂寞和极端恶劣天气,只为守护迎客松的苍翠挺拔。

  1999年,李培生成为黄山风景区放绳工,负责放绳索到悬崖谷底捡拾垃圾。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李培生自认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作业时仍极度紧张,悬崖垂直落差50多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身体直打哆嗦,犹豫很久才一咬牙直溜而下,却结结实实地撞在岩石上,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外围放绳的作业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有时一脚踩空了,就得被悬在半空中晃荡好半天。碰上大风,还会刮来一些小砂石,皮肤被磨破已是司空见惯。凭着不服输的干劲,经过长期训练和实地操作,如今他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20余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超1800公里,一次次翻越和攀爬,换来黄山的干净整洁,也换来游客们的纷纷点赞。

  2011年,胡晓春正式成为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自此,他每年有300多天吃住在1700多米的黄山之巅,与迎客松朝夕相处,距离迎客松几步之遥的小屋就是他的值班室。从早上6点半起,他每隔2小时巡查一次,详细查看迎客松树体、主干、枝丫、枝条、冠顶、冠幅、支撑架及周边环境并一一记录,累计撰写94本、超160万字《迎客松日记》。遇到台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他每30分钟就要巡护一次,整夜不能合眼。胡晓春忍受着日复一日的单调、长年累月的孤独,坚守岗位,成为迄今为止工龄最长的守松人。

  2022年,李培生、胡晓春写信向习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认识体会。8月13日,习在回信中对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肯定,希望他们继续发挥榜样作用。李培生和胡晓春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奉献、发光发热,还成立了“中国好人”工作室,吸引很多同事加入其中,已累计服务黄山游客和周边老乡2万多人次。

  李培生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胡晓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杨金龙,男,汉族,1994年10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涂装系副主任。

  杨金龙刻苦训练,不断挑战技能极限,代表国家参加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汽车喷漆项目冠军,助力中国队实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夺冠后,他婉拒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留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为国育才。

  1994年10月,杨金龙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边陲乡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凭借颇具天赋的动手能力,加上浓厚的兴趣爱好,15岁的杨金龙被招入杭州技师学院云南教学点的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一年后,杨金龙又被选入杭州技师学院本部学习。为了将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牢牢攥在手心,杨金龙开始了异常辛苦的训练。根据世赛要求,汽车喷漆过程中的油漆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为了精密控制喷枪的气压、出气量以及走枪的速度等,杨金龙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高难度的训练,常常因为手持喷枪时间过长而导致胳膊疼到睡不着觉,几天抬不起来,只能用冰袋冷敷来缓解,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5年8月,杨金龙获得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夺冠后,多家企业和猎头公司抛来“橄榄枝”,高薪聘请他担任汽车钣喷总监,杨金龙不为所动,选择留校任教,从事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更多学子。杨金龙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一定是在实训中心,讲授本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他告诉学生,学习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在他的观念中,当一个人心怀热爱时,就一定会花很多时间去钻研,坚持下去就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多年来,杨金龙参与编写专业教材10余册,累计为汽车喷漆行业培养500余名技师、2000余名高级工,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3000余人次。他成立了杨金龙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教练,指导选手获各级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

  杨彦锋始终把乘客满意作为标准,用热心、诚心、细心、线多年的驾驶生涯中,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给同事无私分享节能降耗开车经验。

  杨彦锋所驾驶的102路是银川市公交发车最早、收车最晚、班次最多、线路最长、客流量最大的一条线路,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杨彦锋坚信: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你对乘客好,乘客也会对你好。她总结出一套“五心工作法”:对待老年乘客热情细心,对待儿童乘客呵护关心,对待外地乘客真诚耐心,对待特殊乘客尊重暖心,对待普通乘客和气贴心。她让每位乘客都能享受“五心”服务,用真心真诚让乘客如沐春风。

  杨彦锋在车里设置了便民箱,准备了针线包、口罩、雨披等物品和晕车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用温暖亲情营造“车厢家庭”。杨彦锋所在的公交车组和线路品牌线路劳动模范专线”,成为示范引领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成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劳模精神的“活动阵地”和流动的风景线。杨彦锋的丈夫说,她对公交车照顾细致周到;女儿说,她对待乘客永远那么有爱心和耐心;母亲说,她一天不上班就浑身不得劲。只有杨彦锋深深明白公交事业的重要意义,她认为自己开的不只是一辆公交车,更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杨彦锋以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和娴熟的驾驶技能年年获得优秀,成为公司首批驾驶新型公交车的女司机。杨彦锋月月都是“节气标兵”,她总结出“十九字节气法”,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事一起为节能减排作贡献。

  杨彦锋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公交司机”、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杨勇,男,汉族,1976年1月生,党员,生前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

  杨勇秉承“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的职业信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生命捍卫使命,守卫全车旅客的生命安全,体现了新时代中国铁路人的优秀职业素养。

  2022年6月4日,杨勇驾驶的贵阳北至广州南D2809次旅客列车准时出发。当列车运行至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杨勇突然发现线秒内果断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一把将制动手柄推到底。刚出隧道的列车撞上了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坍体,在线路挡墙和轨道结构的防护下,列车穿过河水湍急的寨蒿河大桥,停在了榕江站。车上151名旅客和工作人员生命无恙。

  “D2809次司机,在吗?”动车组列车长陈晓芳在一阵眩晕后,快步走向冲击传来的方向。虽然呼叫一次比一次急切,但对讲机里始终没有传来杨勇的声音。杨勇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在事故现场,抢险人员找到了杨勇的动车组司机手账。残留着黄色泥土的封面上,杨勇的笔迹清晰可见:“没有错停,只有盲行”。厚厚的手账内页几乎已被写满,记录着他每一趟车出乘前的运行关键点和安全预想。

  从军人到铁路人,杨勇凭借一股韧劲和钻劲,不断突破专业瓶颈,迅速完成职业转型。他勤学苦练,熟练掌握12种动车组车型操纵方法,提出百余条合理化建议,形成的复兴号动车组“CR300AF与CR400AF差异”笔记成为动车乘务员的专业参考。他勇于攀登,反复总结操纵方法、掌握关键要害、研判行车风险,是车队为数不多的“教练司机”。他千锤百炼,养成认真瞭望的职业习惯,危急时刻展现了沉着冷静、专业精湛的应急处置本领。值乘动车组以来,杨勇始终坚持“安全正点,平稳操纵”,安全值乘900余趟次,走行40余万公里。面对危险,杨勇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依靠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吴天一,男,塔吉克族,1934年11月生,党员,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成为516医院主治医师,面对饱受高原病折磨的官兵和群众,他将毕生精力投身高原医学研究,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

  为了对症下药,吴天一主持开展了一场覆盖近10万人的调研。高原之大,约250万平方公里;高原之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加上气候复杂多变,牧民的毡房相隔甚远,调研实施难度极大。10余年间,吴天一和团队成员走遍了青藏高原,治疗群众数万人,积累临床资料和数据近10万份,被高原上的百姓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1985年,在赶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研途中,吴天一所乘坐的车直接冲下山崖,导致他全身14处骨折,左胸断裂的肋骨更是扎破了胸膜。但是仅106天后,吴天一又出现在阿尼玛卿山的马背上。在参加阿尼玛卿山医学考察的5年中,因为长时间直面冰雪,加之过强的紫外线,吴天一双眼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不得不植入人工晶体。直到现在,他的视力仍然很差。

  1991年,吴天一设计建成国内第一个高低压氧舱站,氧舱模拟海拔最高可达1.2万米,最低可达水下30米。当时缺乏相关标准,吴天一第一个站出来充当测试志愿者,测试过程中,他的耳膜先后被击穿4次,听力严重受损。

  2001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段正式开工。彼时年逾花甲的吴天一再次站了出来,现场为大家科普知识,创造性地提出“三高三低”高原病急救措施,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卫生保障和急救方案。在吴天一和团队的努力下,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发生的千余例高原肺水肿全部抢救成功,14万名建设工人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吴天一和他的团队创造了高原医学的奇迹。如今,年已九旬的吴天一依旧奋战在青藏高原,为高原医学研究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2021年6月29日,习向吴天一颁授“七一勋章”。

  30多年来,何少华扎根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维修一线,致力于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维修,积极投身高辐射环境下特种维修技术创新研发。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套高辐射环境下特种维修技术体系,开发了分段式核反应堆环形密封装置、燃料组件修复成套装置等维修技术,一次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有力保障了我国核电“走出去”。

  1995年,何少华毕业后来到秦山核电站检修部工作。为尽快掌握维修技能,他潜心研究图纸资料,仅用两年时间就破格担任反应堆本体维修和核燃料装卸料现场指挥。2010年,年仅37岁的何少华成为中核集团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在秦山核电站第十五次换料大修中,他带领团队助力创造了当时国内最短大修工期纪录。他主持攻关核电厂反应堆堆内构件水下修复技术,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被国外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水下放电加工、水下测量、水下输送定位夹持等技术攻关,成功修复我国第一座援外核电站的堆内构件故障。

  为打破国外对医用同位素生产技术的垄断,秦山核电大力推进医用同位素研发生产,其中同位素生产装置堆内安装是关键难题。何少华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创造性开发了生产装置堆内安装工艺,主持完成了安装工作平台和定位输送系统的制备,为大规模生产镥—177、钇—90、锶—89等医用同位素打下了坚实基础。

  何少华主持30多项重大核电技术攻关,他和团队获授权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包括燃料组件修复成套装置和控制棒驱动轴切割技术、堆芯核测系统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更换工艺设备等研发,多项技术出口国外。他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作用,主持建立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检修工职业认定体系,完成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教程、题库、考试指导书等编制出版。通过技术示范和传帮带,开展“大师带徒”活动,组织“大师讲堂”,培养了30余名高技能人才。

  何少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浙江省道德模范、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等称号。

  何贤达所在营被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作为部队组建首批骨干,他立志“练最硬本领、当一流士兵”,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表现出色、火线入党,通过严苛考核成为该部第一个士兵发射“1号手”。他精通10余个导弹专业,14次比武夺冠。

  手执大国长剑,何贤达始终坚持“心存忧患、肩扛担当”。一次训练,他发现一处时隐时现的故障现象,主动请缨检测数十台发射车,校核数据数万组,拿出改进方案,彻底排除故障。部队接收新装备,他担任试训“总教头”,操作单元轮流训,带领号手加班加点练,全部通过考核。作为技术骨干,他参与编写多种专业教材和几十项规程规范,探索全岗操作、减员训练等训法,相关成果被推广应用。部队发射组建以来第100枚导弹,他带着几乎没有相关经验的操作单元征战大漠、亮剑寒区,打出“满堂彩”。

  何贤达当班长24年,带领全班20余次夺得军事技术比武冠军,10次名列部队发射单元评比榜首,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培养了40多名军士指挥长和高级军士。作为先进典型,何贤达经常参加各级巡回宣讲,讲述精武历程、激励战斗精神。2022年底,他深入基层部队,为上万名官兵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打赢信心、凝聚奋进力量。

  何镜堂,男,汉族,1938年4月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是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坚持中国特色建筑创作道路,构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打破了国家标志建筑设计由外国建筑师垄断的局面,用建筑记录时代发展,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无悔的奋斗人生。

  1983年,何镜堂重返高校时已经45岁,深知自己起步晚,要拼命把丢失的时间弥补回来。他1986年当上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4年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99年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相继主持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为代表的200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从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到广州铁路博物馆,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广州海心桥,再到如今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何镜堂的建筑作品始终紧扣广东发展和时代精神,在南粤大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岭南文化建筑特色。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何镜堂,仍奔走在建筑创作和人才培养一线。他将“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组织各方累计筹集1150多万元,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先后培养出3名全国、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9名博士生导师,18名全国青年建筑奖获得者。

  何镜堂还努力搭建渠道“走出去”,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建筑的声音。他先后到世界各地和国际知名院校,举办“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剧变中国的建筑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建筑作品展和专业学术讲座,增进了国外建筑界对中国建筑的理解与认同,提高了中国建筑师和建筑品牌的国际声誉。

  何镜堂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梁思成建筑奖,其带领的团队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张玉花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一路奋进,跨越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三大领域,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神舟飞船、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嫦娥六号等相关系统的研制,为圆中华千年飞天之梦作出了贡献。

  1990年,张玉花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工作。1992年,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电源分系统的研制和测控通信分系统论证工作,论证组设计的地基、海基测控网方案技术继承性强、可实现性高,最终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1999年至2007年,张玉花作为805所载人航天行政负责人,带队先后完成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的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随着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项,张玉花接到调令,转向负责探月与深空探测领域工作,带领队伍实现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全过程设计、试验和交付,她负责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做到在月球表面的巡视勘察,“玉兔二号”成为人类首次月背巡视的、寿命最长的月球车。

  为助力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张玉花带领团队做了数千次的模拟对接试验,成功突破轨道器轻量化结构设计、月球轨道器弱撞击式对接机构等技术。2020年,当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转移至返回器时,团队成员激动地说:“我们准备的35项故障预案,最终一项都没用上,这是最好的结果。”为实现深空探测工程的目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需要完成一系列技术任务:机会唯一的制动捕获如何踩刹车?过程复杂的两器分离如何设计?遥测遥控中断30天的“日凌期”如何度过?张玉花历经十年刻苦钻研,突破了多项世界级难题。2021年2月,中国迎来了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阳系以及行星际探测的序幕。

  30多年来,张玉花始终保持着对航天科技的钻劲,将青春献给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航天精神传承人。

  张玉花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效房始终将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以精湛医术服务病患,帮助无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长期致力于眼科医学研究,创立了“张效房法”,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张效房求学于抗战时期,怀着医学救国之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走上了医生岗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条件差,沙眼病患多,其并发症占致盲原因首位。张效房带领眼科医护人员为当地百姓进行眼病普查和沙眼防治,改进局部用药方法,简化睑内翻矫正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8年来,张效房始终保持着从医之初的热忱,帮助无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1976年,张效房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成为国际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以张效房名字命名的“眼内异物定位摘出法”被公认为我国对世界眼科的两大贡献之一。1982年,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上,他的《三千例眼内异物摘出的体会》由四种语言同步翻译,引起轰动。他对“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手术”进行改进和简化,对我国控制白内障致盲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他在百岁之年出版了200万字的学术专著《张效房眼外伤学》。从业至今,他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2项,出版专著24部。

  张效房退休后身患癌症,却从未离开为患者服务的岗位。百岁高龄仍不辍于临床、出诊、查房、教学、著书,争分夺秒为祖国和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来,张效房在编写教材、创办刊物、举办培训班、担任客座教授的同时,坚持大班讲课,并为留学生班讲课和研究生临床辅导,共培养眼科硕士、博士70余人。他常对学生说:“站上手术台,就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要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他先后捐款100多万元成立“张效房医学学术基金”,资助年轻眼科医生出国深造,开展眼科医学学术研究。近两年,他又把工作重心放在《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投稿论文的修改上。

  张效房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南省优秀员等称号。

  张淑珍,女,汉族,1937年4月生,党员,生前系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原茶产业发展局退休职工、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淑珍扎根大山60多年,将茶叶种植成功引进商南县,让茶叶产地向北推进300多公里,茶叶成为商南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1961年,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商南县农林综合站工作。看到当地山林满目疮痍,百姓生活条件艰苦,张淑珍暗下决心:要让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尝试引种桉树、油茶和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张淑珍听说安康有茶树,群众采了茶,不光自己能喝还能卖钱,便决心试一试。她跑了十几个地方学艺,扛锄头、挑水桶、住窝棚,翻山蹚河、栉风沐雨试种茶树,终于在1970年春收获了1.9公斤商南本地茶。2年后,在张淑珍带领下,商南县成功种植茶叶2000亩。1975年,张淑珍创办的茶坊茶场首次向国家上交了500公斤商品茶,结束了商南无茶的历史。

  1985年,张淑珍联合全县36家乡村茶场,成立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公司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帮茶农开展技术培训,给他们提供技术设备;研究开发推销新产品,开展销售服务。从此,茶农们再也用不着为销售茶叶犯愁了,腰包鼓了起来。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截至2023年,商南县年产茶叶8300吨,产值达14亿元,茶农人均增收7000元,茶叶成为商南富民强县的头号主导产业。

  就在商南的茶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张淑珍被查出癌症。治疗期间,张淑珍始终没有停下为茶叶事业奋斗的脚步,继续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先后上市了乌龙茶、红茶、茯茶等5个品类30多个茶叶产品,让商南茶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2024年1月1日,张淑珍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张毅坚守在风险极大的带电作业岗位,钻研出26项国家专利,培养技术骨干400余人、技师158人、高级技师56人,带领团队平均每年减少停电时间3000余小时,增加供电量500余万千瓦时。

  带电作业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风险极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1989年12月,张毅来到线路所带电班,在带电作业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为了实现“让电像空气一样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的梦想,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技术领域实现了许多突破。他运用“蜂窝梯”“蜈蚣梯”“平台”等绝缘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作业工法,成功破解了不停电作业在山地、丘陵受限难题,开创了“山地带电立杆作业法”。他参与制定、修编和审定了100多项带电作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011年,“张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了创新创效、人才成长的平台。目前,工作室研发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0余项,培养出各级专家60余人。在张毅的引领下,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劳模和技术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始终保持了“传承绝技绝活、培育创新成果、培养技能人才”的创新思路,在绝技传承、创新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张毅主动走向社会,依托工作室义务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举办电工技能培训,培训电工3000余人。他带领工作室的团队走进校园,宣讲劳模事迹,为师生传授安全用电知识。

  阿斯哈尔,男,哈萨克族,1980年6月生,党员,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兽医师。

  阿斯哈尔扎根海拔3200米的雪域高原,每年开展巡回诊疗牛羊服务300天以上,先后为牧民治疗牛羊3万余只,被当地群众誉为草原“兽医120”。

  2000年,阿斯哈尔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故乡,做了一名畜牧兽医。高原牧区牧业点大多地域气温低、海拔高、人烟稀少,阿斯哈尔毅然决然地选择坚守在雪山脚下,穿越在生命禁区里,当一名草原牧民随叫随到的“兽医120”。2010年10月,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部分牧民的羊只发生口蹄疫疫情,在牧民努尔沙哈提家开展疫病诊治时,他和主人同住在秋季草场的简易小帐篷里,整整守了15天将患病羊只全部治愈。2013年,红柳湾镇燕丹图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羊痘疫情,阿斯哈尔带领兽医站工作人员蹲点诊疗近一个月。在他们的精心诊疗下,患病羊只治愈率达98%。

  阿斯哈尔和同事一起组建了四季“蒲公英”疫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年四季游走在牧民之间。春季,他们上门为牧民进行“规范接羔、科学育幼”技术指导,对孕产畜、瘦弱畜进行抓膘补饲,夯实了牧民增产增收基础。夏季,他们帮助牧民群众抓羊、绑腿、剪毛、精修、做标记。秋季,他们帮助农牧民为牲畜药浴防疫,覆盖面达到了100%。入冬后,他们开展畜牧区巡回供水、草场“涝池蓄水”、人畜共患病防治检查,指导牧民做好牲畜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储备和饲草储备,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

  阿斯哈尔将自己所知所学无私传授给年轻人,带出了防疫、诊治“土专家”近30人。他撰写的《骆驼蹄缝脓疱病的诊疗》《牧区常见马病的治疗体会》等论文刊载在《中国农业科技》等杂志。

  陈冬作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砥砺为国出征的赤胆忠心,练就征战九天的过硬本领,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成为首位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中国航天员,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

  陈冬始终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如磐信念,以超常毅力和严实作风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练就过硬的飞天本领。2016年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面对紧急突发情况毫不畏惧,沉着冷静排除故障,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作为神舟十四号任务乘组指令长,带领乘组团结协作奋斗,在轨驻留6个月,参与见证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圆满完成3次出舱作业、1次太空授课等任务。

  陈冬始终坚持从严从难训练,每个问题都刨根问底,每个环节都严抠细磨,每个动作都上千遍反复练习,每个指令都烂熟于心。担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后,时时冲在前、处处干在先,千方百计提升训练质效,倡导“交流式”“研讨式”训练方法,营造“自燃型”“发散型”学习训练氛围,为系统设计、产品研制、技术攻关建言献策,不断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全体航天员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建设及运营阶段的历次载人飞行任务。

  陈冬虽是荣誉载身的航天员,但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党员、普通兵,自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做到任务前后一样出色、天上地下一样完美,每次凯旋后迅速归零心态,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再次召唤。他始终以感恩之心回报祖国和人民,先后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社会,作专场报告百余场、参加公益活动数百次,传递凝聚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的信心力量。

  陈美荣,女,回族,1964年10月生,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

  陈美荣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干警,钻研业务、情系百姓,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斗在审判工作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

  针对基层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陈美荣坚持把非诉调解机制放在前面,审理案件超过1万件,调解撤诉率达82%。她总结出适用于司法调解的“五心和十二调解法”,在宁夏法院系统推广和应用,有效提高了调解工作质效。她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在大武口区法院建立“陈美荣工作室”,让当事人省时省力省钱地解决矛盾;在社区建立“陈美荣语晴室”,将法律咨询和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陈美荣参与调解、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集中为大武口区320多名调解员开展专题讲座,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纠纷。

  担任行政庭庭长之后,陈美荣创新实施以协调化解中心、实质化解方案、N条化解渠道为主要内容的“1+1+N”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模式,2022年以来委派化解行政争议案件32件,成功化解率超过50%,行政机关主动履行给付义务450余万元。她推动落实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登记制度,随案发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知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提升至97.5%,“告官不见官”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促进行政诉讼调撤率同比提升10%。陈美荣主动调整审判思路,依法审理生态环资类等新颖案件,她主审的宁夏全区首起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陈美荣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法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陈炳章隐姓埋名几十年,始终严守秘密,扎根西北某核工业基地和西南816工程,投身国防事业和三线建设,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核工业事业。

  陈炳章出生于江苏丹阳农村,在日军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他深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青年时他四处求学,1959年被调进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20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被调至西北某核工业基地和西南816工程,投身国防事业和三线月,他义无反顾带头进入高剂量场进行钻取烧结元件操作,团体被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授予“34—32”英雄集体称号。1969年11月,他听从组织调令进入重庆涪陵白涛深山,参与816工程建设。他始终对党忠诚,严守工作秘密,从未向家人透露自己在干什么。

  1984年,由于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宣布停建。此时的陈炳章已经在白涛生活了15年,他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离开,而是选择了留下,继续投身民项目,搞闭路天线年,陈炳章以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编织袋厂厂长的身份退休。

  如今,涪陵816工程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816工程堆工机械加工厂也变身为一座三线工程被命名为重庆市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步入耄耋之年的陈炳章仍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坚持宣传“两弹一星”伟大成就、三线工程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引导全社会学习816建设者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艰苦创业的优良品德、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他不忘党员本色,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陈清洲,男,汉族,1970年12月生,党员,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灌口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二级高级警长。

  陈清洲始终保持忠诚警魂,坚持匠心耕耘,一心为民,为广大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铸就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精神高地和道德丰碑。

  陈清洲是百姓心中的“亮灯警察”。2007年到2011年,他用脚步实地踏勘了辖区所有的交通线、段、点,促成辖区新设新建斑马线公里路段全线亮起路灯,辖区所有中小学校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全面完善,所有乡村水泥道路、山地旅游专线路施划起交通标志、标线,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陈清洲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2016年,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患病期间,他依然心系工作,在网上解答群众的咨询求助,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只要身体状况稍有好转,就重新投入工作。

  陈清洲是网民粉丝的“好警蜀黍”。2011年,他开通个人微博,用贴近百姓生活的网言网语弘扬主旋律,微博粉丝近200万。他在微博创建的“清洲说警事”安全宣传专栏,阅读量超10亿人次;开办的“清洲帮寻人”公益寻人栏目,阅读量超20亿人次,帮助找回失踪人员300多人。2021年,他结合自身的抗癌经历开辟“寻医问药”和“现身说法”等专栏,为癌症患者带去温暖和希望。

  陈清洲是古道热肠的“调解达人”。2022年,他频繁奔走于派出所和村居之间,招募调解员队伍,建立调解室,亲任调解顾问,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竭尽所能帮忙处理,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牌调解员”。

  陈清洲是辖区群众的“良师益友”。他自创各种家庭安全防范小妙招,主动担任防骗宣讲团团长,于2022年10月在当地美食广场打造“反诈一条街”,辐射周边6个村居、5万余人,辖区诈骗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陈清洲是厦门警队的“榜样人物”。他结合自身从警经历,每年为新警上好“第一课”,帮助青年民警快速成长。他的徒弟林志兴获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等,他工作过的灌口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

  陈清洲荣获全国优秀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0余年来,范志伟潜心钻研、勇于突破,在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生产设备上的技改创新、进口设备高端关键配件国产化、带徒育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范志伟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攻克难题”成了他不懈的追求。1999年底,范志伟刚开始接触进口生产线,当他看到操作界面是全英文的时候,一下子慌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下班后立刻跑去买了电子字典,回来就逐个单词对照翻译。日积月累,光笔记就记了10余本,堆起来有半米多高的英文说明书硬是被他啃下来了,慢慢地,他成了公司进口生产线年,当范志伟看到云南白药散剂设备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时,他经过现场多日蹲守,查找到了问题,提出采用偏心振荡桥提高粉柱下落均匀性的办法,使每台班产量提高20%、年产值提高6000万元。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双贴双检测贴签机填补了国内行业应用空白,使气雾剂、云南白药膏产品贴签效率提高1倍。

  长期以来,范志伟在进口高端设备维护抢修中积极推动公司进口生产线的关键配件和模具的国产化,攻克关键模具自主制作的难关,让公司48条生产线的关键配件模具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摆脱了对国外技术依赖,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他自主开发气雾剂生产线关键组件高效灌封头,使得产品控制精度与配件使用寿命均有明显提高。近年来,范志伟发表论文3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云南省发明专利一等奖,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00余万元。

  范志伟常说,是企业培养了他,他有责任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他坚持育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亲自带徒传艺,把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20余个徒弟都成为行业优秀人才。

  范振喜担任周台子村党组织负责人37年,与血癌抗争32年,先后6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5次接到医院病危通知,带领干部群众,把一个冀北山区特困村建成北方山区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典范。

  周台子村地处冀北贫困山区。1987年,25岁的范振喜在乡亲们的信任与期盼中,当选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他撂下硬话:“穷不扎根、富不天生,好日子是拼出来的!”范振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带领周台子村村民艰苦创业,从打牢农业基础,到创办企业、增强集体实力,再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每一次改革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1992年,范振喜外出考察时突然感到不适,经确诊患有白血病。正在绝望之际,乡亲们自发捐款,短短五六天时间就凑了10万块钱。乡亲们的一片爱心让范振喜重燃生的希望,他二哥给他抽取骨髓做了移植手术。从“鬼门关”被抢回来的范振喜,铭心自誓: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要拼命为父老乡亲贡献出最后一份力量。他提前出院,不顾医生“静养三年”的嘱咐,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建立“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农业新技术;积极谋划养老康养、普通话文创等新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后,范振喜带领全体村民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程,村集体投资近5个亿,把分散在7个自然村的700多户村民集中到中心村,村民住上了楼房,村里60岁至70岁老人可以免费住“福利公寓”,7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实现集体集中养老。2021年,范振喜带领周台子村率先在冀北山区兴建起现代农业、农旅研学等产业,打响“绿色周台子”品牌,有力促进本村快速发展。2023年,周台子村与河北翼龙无人机飞行基地合作,投资1.5亿元,建设集产品研发、展服服务、研学培训为一体的无人机产业园区。范振喜连续当选党的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带领周台子村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范振喜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林占熺,男,汉族,1943年12月生,党员,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林占熺白手起家、攻坚克难,发明菌草技术,有效破解“菌林矛盾”的世界难题;他秉持科技助农的初心,利用菌草技术开展扶贫及援外事业,体现出中国科技工作者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崇高追求。

  林占熺出生在闽西山村一个农民家庭,对百姓农作辛苦有深切体会,从小就立下了以科技助农的人生目标。农业院校毕业后,他义无反顾选择了科研创新的艰辛道路。上世纪70年代,食用菌产业迅速兴起,林占熺敏锐地认识到,“砍树栽菇”严重破坏生态,菌业发展不可持续。儿时用芒萁和面烙饼、曾在真菌研究所工作的经历,让林占熺联想到,可否“以草代木”,用芒萁替代树木栽培香菇。为了解决“菌林矛盾”,林占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研发。没有实验场所、设备、资金,林占熺就靠几根自行车钢线、几十支试管和借来的几万元钱,白手起家。历经无数次科学试验,1986年,菌草技术发明终获成功,开创了菌草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开辟了菌草新兴产业和菌草生态治理新路径。当时,许多国家高薪聘请他做学术顾问,林占熺予以婉拒,选择用菌草技术开展扶贫及援外事业。

  林占熺带领团队将菌草技术推广到31个省(区、市)500多个县(市、区)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闽宁对口帮扶菌草项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5市15个县实施,为此,林占熺50多次走进宁夏。据扶贫部门统计,到2011年,闽宁对口帮扶菌草项目累计新增产值2.669亿元,增加就业2.28万人,培训菇农4.85万余人次,受益农户1.75万户。为了技术推广,他在福建尤溪山村遭遇车祸摔断两根肋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到过部落冲突,在莱索托遭遇持枪劫匪,但他始终置生死于度外,把责任担当和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201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为国际减贫事业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0年,以林占熺为代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郑志明,男,汉族,1977年5月生,党员,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

  郑志明扎根汽车制造领域一线,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他敢于攻克“卡脖子”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创新的人才。

  1997年参加工作后,郑志明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能人才。他利用业余时间练习锉削、划线、钻削、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功,做到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位置度误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他还自学掌握了车、刨、焊、铣等技术和专业领域知识,逐渐成长为集加工、建模设计、安装调试等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他参与设计完成的创新项目10项获得国家专利,8项获得广西重工业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一等奖。他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等,成为钳工技能比赛获胜的独门绝技。

  2014年,以郑志明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专注于为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业等制造领域提供服务。2017年,他主动担起突破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生产这一“卡脖子”难关的重任,带领团队从生产整体布局到各环节设计进行攻关,最终自主研发完成国内第一条集成机器人自动焊接、自动机加工、自动压装等多工艺复合柔性型自动化机器人微型汽车后桥壳焊接生产线。近年来,他又成功带领团队完成集团子公司五菱柳机C50H电机装配、M20发动机产线电机定子产线工艺提升、产品升级换代切换,完成车桥、青岛等工厂设计制作的新能源电驱后桥产线物流车电池配置车型开发,完成广西首台NVH电驱桥振动噪声检测设备等,逐步突破新能源三电技术领域技术点。截至2023年,他带领工作室共完成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1194项,交付使用工艺、工程装备共2291台套,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他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技能和经验。目前,他培养了近200名徒弟,打造出汽车制造领域的精锐团队。

  郑志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郎志存坚守儿科临床一线,先后代表医院参加我国第十六、十七批和第二十三批援贝宁医疗队,为国内外许多重病甚至濒临夭折的患儿撑起生命的绿荫。

  作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儿科医生,郎志存成功救治了多例病毒性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过敏性休克、重症肺炎等疑难危重病例。他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领普儿科开展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胃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等新技术新业务。

  在首次援助非洲贝宁共和国的3年时间里,郎志存作为儿科专家,诊治急诊患儿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抢救危重患儿2017人次,同时开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等新业务,不仅利用现代医疗技术成功挽救了数千名危重非洲患儿的生命,还将针灸这一中国的传统医疗技术带到当地医院,传授给非洲医生并赠送他们针灸针。

  2019年,郎志存受命担任第二十三批援贝医疗队总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创新医疗队管理模式,建立了总队委领导下的分队委管理架构,使得医疗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他建立“贝宁(洛克萨)—中国(银川)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首创使用“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专家会诊,成功为贝宁一名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涉外医疗模式,实现了中国援外医疗史上零的突破,成为我国援外医疗队“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指导手术应用与发展的里程碑。在郎志存的积极协调和指挥下,在队员积极配合下,医疗队在贝宁科托努市苏卢莱雷区大学医院设立“中医诊室”。中国传统中医药走出国门,在非洲大地上开花结果,为祖国传统中医药及中国援贝医疗队扩大了影响力,为援外医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洪炜,男,汉族,1978年9月生,党员,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

  胡洪炜扎根超特高压电网带电作业一线,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把工作场所当作创新阵地,攻克多项特高压带电作业关键技术难题,从一名成长为±8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的世界第一人。

  特高压输电线路有超强电磁场,会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被称为“生命禁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带电作业”曾是世界级难题,被列为国家规划的重点攻坚项目。2009年,经半年艰苦训练,胡洪炜以完美的技术动作,高效精准地完成了等电位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参数测试等项目,成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全套检修技术的国家。2014年12月9日会议桌椅京东,胡洪炜又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直升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标志着我国带电作业技术再次登上世界之巅。2000年从部队转业以来,胡洪炜累计进行高空走线年抗冰抢险等2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为国家挽回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为解决我国特高压带电作业人才紧缺问题,胡洪炜创建“洪炜”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湖北省带电作业技术俱乐部”,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62项、授权专利55项,有力推动我国输电检修作业技术的发展。他主持编写的《胡洪炜工作法》,被列为我国“大国工匠系列丛书”之一;主持和参与编撰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用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导则和标准,助力我国在世界超、特高压带电作业多个领域实现技术引领;培训特高压带电作业人员600余人;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电作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钟佰均,男,汉族,1969年12月生,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钟佰均放弃县城高薪工作,回村担任村支书。他秉持“幸福不会从天降,苦干实干拔穷根”的理念,找准尼龙颗粒加工产业发展新路;他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他坚守为民初心,推动民生工程、乡风文明“双提升”。

  20多年前的西棘荡村,是一个荆棘丛生、交通闭塞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七八百元、村集体负债近20万元。为找到村庄发展的产业支撑,钟佰均三下宁波招商,带领村民修路建厂、拉电通水,终于说服客商投资。2000年,全村第一家尼龙颗粒加工厂建成投产,当年就盈利40余万元。钟佰均天天跑市场、跑信用社、跑供电公司,千方百计争取资源,他还每年以个人名义为农户担保贷款超300万元。2010年,西棘荡村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2023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0.4亿元,人均纯收入4.78万元。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钟佰均意识到必须淘汰当前散乱粗犷的生产模式。2016年,西棘荡村关停小作坊140余家,一年后投资1.2亿元建成村集体企业“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借助“支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1.9亿元,吸纳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入园工作,人均月增收近4000元。2021年,占地1036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获得批复,园区配套了完备的废气、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了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随着产业的发展,村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铺设了“四横四纵”主干道,先后建成15栋多层和502户农家别墅,8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住上了“城里房”。针对困难群体,他实施“暖心工程”,推进“暖阳”志愿服务、党建专员挂钩帮扶等项目,面向全村实行免费医疗,并设立爱心基金会,先后资助困难群众130万元。村里还建设了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德善长廊,每年拿出270万元奖励文明行为,农动会、西棘荡村晚等活动也越办越红火。

  钟佰均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首俊明,男,汉族,1974年6月生,党员,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发射事业部部长,文昌航天发射保障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作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的开拓者,首俊明和团队实现了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从无到有,专业团队由弱到强。

  首俊明参加了风云系列、北斗系列、嫦娥系列等4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2010年至2016年,他全程参加了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论证、工程建设、发射能力生成工作,主持专业技术团队、试验文书体系、测试发射组织指挥模式等软实力建设工作,2015年组织完成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在发射场的合练任务,通过了国家验收,按期形成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测试发射能力。

  2022年6月,首俊明参加海南商业发射场建设以来,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牵头开展发射场前期规划设计论证、计划协调工作,提出了技术区优化选址、发射工位兼容火箭选型、特燃特气保障等总体方案,组织制定了总体设计任务书以及加注供气、智慧发射场等系统设计技术文件,积极发挥技术总体作用,审查各类设计方案,参与了我国首个兼容多型火箭的发射台、起竖装置、电气管线统型难题论证工作,形成了解决方案。牵头测试发射软实力建设,着眼合练及首飞任务实施,组织制定了测试发射流程、参试各方分工、指挥协同机制等关键文件。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推荐和引进具有发射场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40余人,快速组建近两百人的发射场运行管理团队,提出了技术队伍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岗位设置方案,确定了7大系统、14个技术组、26个专业的技术队伍总体架构。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协调安排人员下厂学习,全面促进了测试发射能力生成。2024年11月30日,首俊明带领团队执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提升了我国航天发射能力,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发射保障。

  从警26年,作为一名排爆手,贺丽远在生死之间镇定自若,做到了700余次涉爆任务次次成功处置,实现了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

  要成为一名排爆手非常不容易,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安全要求、实战训练缺一不可。1999年,贺丽远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炸弹。他跟着师傅出任务,可靠近炸弹后,他发现自己手抖得连工具箱都打不开。但他不气馁,跟着师傅去了很多现场,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他阅读大量业务书籍,熟练掌握各种排爆知识和炸弹的拆解步骤;为锻炼手指力量,他一遍遍练习用筷子夹钢珠,甚至吃饭时都是吃一口饭夹一颗钢珠。日复一日,贺丽远练就过硬排爆本领,成功拆解全国首例水银爆炸装置等各类爆炸装置160余枚,销毁战争时期遗留爆炸物600余枚,以顽强的毅力,排除了一次次险情,彰显了人民警察的恪尽职守。

  为推动云南省防爆安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贺丽远先后撰写了2万余字的调研文章,并参与编写了《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检工作规范》《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全检查办法》等工作守则,组织构建了全市“安检任务分层负责,涉爆现场二级处置”的防爆安检工作模式。工作以来,贺丽远共参与完成高级别警卫和国际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防爆安检任务7000余场次。作为云南警官学院客座讲师,围绕防爆安检基础理论为8000余名师生开展授课和培训。

  贺丽远先后牵头组建党员突击队、科研攻关组,主动承担起攻坚克难、处突抢险任务,传承老一辈党员民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排爆精神。

  贺丽远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机关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政法英模等称号。

  骆旭东,男,汉族,1972年11月生,党员,生前系吉林省舒兰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

  面对洪水,骆旭东向险而行,奋不顾身冲在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堤坝。

  在骆旭东遗留的工作笔记上能够看到,从2023年7月31日到8月3日,短短4天的时间里记录了21页,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防汛要点和工作安排。在此期间,骆旭东每天都到防汛一线实地查看,布置防汛工作。8月3日19时,开原镇青松林场小时雨强达到94.8毫米,现场水深及腰,水流湍急,100多名群众迫切需要紧急转移,骆旭东立即奔赴防汛一线分,骆旭东在解救被洪水围困职工群众时,遭遇特大山洪,不幸牺牲。据生还的驾驶员回忆,骆旭东一路上都在询问汛情和人员撤离情况,安排应对措施。“形成山洪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以说,你经过的所有村,必须全部转移,不要抱侥幸心理,坚决不。”这是骆旭东给平安镇党委书记发的语音,也是目前找到的骆旭东生前最后一段语音。

  骆旭东担任副市长后,给自己定下了“多干为民排忧解难的实事”的工作原则,从经济运行分析到气象卫星云图,他努力扩充知识储备。他总是对身边的同事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组织选派我任舒兰市副市长,那我就得干出样子,多干一些好事、实事,这样才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只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考虑,老百姓才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

  参加工作26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骆旭东始终都保持着“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清廉本色。他对自己要求严,带队伍时也同样严抓严管。骆旭东到任舒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不久后,就给班子成员开会立下一个规定,年节前不接受任何人来访。5年里,他说到做到。平时,骆旭东也经常要求党员干部们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和名誉账。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跟着骆旭东干,心里踏实。

  夏复山,男,汉族,1974年11月生,党员,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钳工、“夏复山班组”班组长。

  夏复山自学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技艺,为了提高测具工装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自学三坐标检测测量技术,成为钳工及磨工双料技师,高质量完成多项高难度的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夏复山负责航空发动机叶片测具、量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钳工装配及修研。由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复杂、受力恶劣,加工难度极大,需要操作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多年来,夏复山秉承工匠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苦练技能技艺,在高精度、多角度、复杂型面航空发动机叶片测具装配方面掌握了独到技艺,积累了宝贵经验。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叶片型面测具由上百个零件组成,加工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夏复山接到任务后,仔细研究图纸,细心调试校正零件,逐一消除零件变形,确保其单件合格后再进行装配,高质量、高效率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夏复山坚持以创新引领生产,他将钳工及磨工技巧巧妙结合,解决了叶片测具装配过程中的加工难题,简化了装配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2015年,公司成立以夏复山为带头人的“工具制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夏复山带领全体成员攻克多项科研技术难关,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装保障。他参与完成的某重点攻关项目,使测量效率提升近10倍,测量方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夏复山善于总结经验,并毫无保留、手把手传授技艺。他创立“三训结合”的培训体系,开展“如何做好工具钳工”和“空间角度的计算”等专题培训。夏复山为班组青工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先后培养出14名钳工骨干,这些骨干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钱前长期从事作物种质遗传资源学研究,40年致力于水稻遗传资源发掘、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及分子育种研究,并积极投身南繁硅谷建设。

  198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钱前来到海南三亚,开始了南繁工作。那时交通不便,他常常拿着好几个装满种子、农具的箱子,一路肩背手拎带到海南。他常说:“农业科学是实践科学,坐在实验室里是做不好农业科研的。”几十年来他与时间赛跑,白天跑田间,晚上做实验。星光不负赶路人,他带领团队率先利用遗传诱变获得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材料与突变体库,发掘了近5万份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分析材料;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套籼稻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第一个育性稳定适于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粳稻新材料,并被广泛应用;构建了粳稻/籼稻等永久遗传群体,成为水稻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并利用这些优异的遗传材料开展相关研究,先后发表SCI论文343篇,获发明专利和新品种权50余项;主持育成品种18个,在浙、湘、赣、桂等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同时,他还将这些遗传资源材料分发给国内外100余家单位开展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为我国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花甲之年,他义无反顾投身南繁硅谷建设,担任崖州湾实验室副主任,成立野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团队。在三亚建立了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充分利用国家作物种质库中的种质资源,开展野生稻中优异基因的鉴定利用,为加快水稻品种创新和解决水稻关键生产问题提供新的契机。

  郭汉中,男,汉族,1968年12月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部长、文物修复高级技术工。

  郭汉中秉持工匠精神,专注考古文物修复事业38年,发明塑形雕刻、浇铸铜铸件等先进的文物修复工艺,修复6000余件珍贵文物,“重现”华夏辉煌古蜀文明。

  1987年起,他正式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复工作。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一号青铜神树,是世界上已发现同一时期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出土之初是200多块的青铜残段。郭汉中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又研发了铆接、灌注等办法,历时6年,终于让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涅槃重生,恢复了3000年前的风采。

  2019年末,三星堆启动新一轮发掘,祭祀坑的象牙提取成为难点。为避免糟朽的象牙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采用给象牙打高分子“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让上百根珍贵的象牙全部安全出坑。2020年3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新发现进行现场直播。在全国观众注视下,郭汉中将3号祭祀坑内的青铜大口尊提取出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文物安全无损。

  作为省内青铜文物修复“带头人”,郭汉中还负责了十多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承接修复省内各大博物馆的各类文物3000余件。郭汉中不遗余力向年轻同志传授文物修复知识和实操技术,培养了一批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先后发表《3D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等论文,填补了国内多项文物修复技术空白。

  2022年,郭汉中带领团队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馆内藏品保护修复课题研究,还积极参与实施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郭进考作为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长期扎根在育种科研第一线,进行小麦育种与推广工作,带领团队创新育种方法,培育出33个高产、节水的小麦品种,把创新的金种子播撒向各地。

  197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郭进考,面对“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的工作环境,先后拜访40多位专家,请教100多位同行,搜集500多份育种材料,认真研读各种大学教材和农业专著,做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1975年,郭进考来到辛集马兰农场,开始了育种实验,从上千个原始材料中确定亲本,坚持每年做上百个组合,再从中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株系。一把尺子一杆秤,行走在田间,看小麦拔节、抽穗、扬花、结实,这些几乎成了郭进考生活的全部,这一干就是49年。

  1988年,经过多年探索研究,郭进考成功培育出“冀麦26”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量达到400多公斤,实现了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成为该区域第六次品种更新的主要品种。1996年,他成功培育出“冀麦38”小麦品种,在第二年亩产量达到631.34公斤,刷新了河北省当时的高产纪录,将河北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了粮食增产。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匮乏现象,郭进考转变育种方向,由专注培育单纯高产转而研究培育节水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经过不懈努力,他带领团队创新了“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郭进考带领技术团队成功培育出具有节水、高产等特点的新品种“马兰1号”。2022年,“马兰1号”最高亩产达到863.76公斤,刷新河北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黄希松扎根基层近40年,从“赤脚医生”到“徽乡名医”,修医德、行仁术、传文化,全心全意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高中毕业的黄希松自学医术,通过县里的乡村医务人员招聘,被分配到最偏远和艰苦的桃岭村,“赤脚医生”一干就是16年。他常年在田间地头坐诊,在大雪封山的深夜出诊抢救急诊患者的生命,为高龄和患基础性疾病的村民建立档案,保障着1100多名村民的健康。2003年,黄希松因工作出色调任黄村镇卫生院,他坚持每天5点到岗,早早就开始为患者诊断。前来就诊的从一开始的本地群众,到慕名而来的周边县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有时黄希松一天的接诊就超过100人。他恪守医德红线年来为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10余万元。

  黄希松最大的爱好,就是研学中医药典籍,7个版本的《黄帝内经》,光注解就写了14本笔记,记录千余本病案。经30多年的钻研和实践,他一搭脉便能准确说出患者的病情。他还摸索出六味汤加减方秘方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调理方法,练就运用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专长。患者何大宝患肺部疾病被医院诊断疑似肺癌,四处求医无果。黄希松第一次接诊开了57.5元的中药方,服药20天后何大宝就感觉好转,再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就完全康复。何大宝逢人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赞黄医生的医术高明。镇卫生院内挂满了200多面患者送来的锦旗。

  黄希松深知解患者病痛不如治未病、教预防之法。多年来,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尽己所能弘扬中医文化,义务开展中医知识讲座、中医文化普及宣传200余场次,受益群众6万余人次。他牢记健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坚持为困难群众和老年患者开展中医义诊130余场次,受益群众3.8万余人次。黄希松多次婉拒外地医院的高薪聘请,一心扎根乡村守护乡亲,为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和中医文化的传承弘扬而坚守着。

  黄新民,男,汉族,1974年6月生,党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北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运检班技术员。

  黄新民二十七年如一日扎根一线,为新疆电网继电保护事业的创新与发展默默奉献;从学徒到大师,他用自己的技术一次次攻破难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继电保护专业“大工匠”;毫无保留地将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分享,带出一批批优秀电力人才。

  黄新民到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工作以来,累计发现了12项保护原理和程序不完备问题,纠正了150余项二次回路设计缺陷,消除了360余项设备重大隐患及现场疑难杂症。他亲身参与了新疆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多个第一次:第一座750千伏变电站验收,历史性实现了新疆电网全国联网,发挥首府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枢纽作用;第一座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开创了疆内首座智能化变电站改造的先例;第一座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程序化操作试点,操作技术在全疆电力系统全面推广。

  黄新民首创“7S”管理模式,提出“察、论、践、知”课题研究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黄新民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75项创新课题的研究,8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管理创新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质量控制成果获国际“铂金奖”,12项质量控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3年摘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桂冠。他带领团队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25篇,编写继电保护教材8部,取得国家专利18项,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黄新民主编及参编各类培训材料20余种,创新开设“工培一体”“劳模讲堂”“工程大练兵”等培训方式,年均承担授课任务350余课时,累计培训1000人次,足迹遍布全国。在他“传、帮、带”作用下,团队成员中有6人成为新疆电力系统“雏鹰”人才、2人成为“首席员工”、32人成为行业专家,还不断有大批优秀的电力人才涌现。

  曹艳群,女,瑶族,1985年2月生,党员,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

  曹艳群扎根偏远山区检察办案一线个案件无瑕疵、零差错的优秀业绩,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娘”。2021年12月15日,她过度劳累突发心源性疾病,因公牺牲,年仅36岁。

  2008年,曹艳群放弃到大城市学习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资源县成为一名基层检察官。她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办案数量“常年位列榜首”,第一个孩子临产前一天,还远在桂林出庭办案。2017年,在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她敏锐地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存在风险和漏洞。她顾不上身怀六甲,反复翻阅思考案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她还时常为家庭困难的涉案未成年人付路费、购买食物,帮忙办理转学和减免借读费等事宜。

  2020年,资源县梅溪镇发生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件,因证据缺乏,嫌疑人始终不认罪,公安部门请检察院提前介入。此时,身怀二胎的曹艳群依然和同事们一起熬夜审查,调解成功后又马上投身另一起刑事案件。在这起案件中,为找到关键证人核实,她连夜驱车到梅溪镇一偏远地区做笔录,连续开展高负荷工作。

  2021年,刚休完产假的曹艳群,主动请缨承办胡某虎信访积案,她与同事驱车2000多公里到湖南、广东等地寻找关键证人。数月下来,她走访证人50多名,制作8本卷宗近600页的证据材料,写下110多页的审查报告。搜集到大量详实的证据后,她邀约双方当事人、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律师,组织检察公开听证会,还原案件真相,深入释法说理,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同年12月15日,曹艳群在查办张某胜司法救助案件过程中,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源性疾病殉职。

  盖钧镒60余载躬耕在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第一线,创新育种技术,大幅度提高大豆育种效率;他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探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法;他坚守高等农业教育前沿,培养学生超万人。

  1980年,盖钧镒赴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助教。大豆虽原产中国,但美洲通过种质研究、杂交选育将大豆的单产大幅提高至中国本土单产的两到三倍。盖钧镒看到了差距,抱着“在大豆领域中国不能落后”的想法,决定“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回国之后,盖钧镒跑遍了大豆生长的每个地方,搜集原产中国的大豆种质资源。当年还没有用于保存的设备,盖钧镒和学生们就买来酱菜瓶子,里面放上干燥剂密封,将搜集来的3万多份大豆种质资源存放在几万个瓶瓶罐罐之中,通过不懈努力,现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资源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自给率只有15%左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盖钧镒牵头创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在东北、黄淮海和南方三个大豆产区建立育种研发基地,先后培育出60余个大豆新品种,其中南农66、南农47突破了国家大豆高产攻关的目标。他提出“大豆南下”计划,在三亚崖州坝头基地对世界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鉴定和遴选,发掘到亩产超过500斤的品种,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斤的水平。他努力推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我国大豆自给率稳步提升。

  “要想大豆发展得好,人才是关键。”盖钧镒从未离开课堂,60余年来,他累计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等高级人才200余名。如今,88岁高龄的他仍每天埋首实验室、奔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学生科研,将毕生心血倾注在一粒粒直径不到1厘米的大豆,为的就是“中国田里中国种”,早日实现“大豆自由”。

  盖钧镒荣获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终身成就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

  梁建英致力高铁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带领团队探索创新,攻克一道道“卡脖子”难关,推动中国高速动车组谱系化产品迭代升级,被誉为精诚奉献的“高铁女杰”。

  1995年,梁建英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2006年,梁建英担任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项目主任设计师,这是她首次亲手设计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梁建英带领研发团队废寝忘食,放弃节假日,成功突破诸多关键技术。2007年12月,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铁的运行速度。2010年,梁建英主持研发的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跑出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2017年,她主持研发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2021年,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

  高铁装备行业不仅有琐碎繁重的“纸上工作”,更有条件艰苦的“线下试验”,女性从业者少,转任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之前,梁建英是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性总工程师。在研制“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过程中,梁建英带领团队从冬到夏、夜以继日连轴转,蹲守零下20多摄氏度的雪地、“焖”在40多摄氏度的车厢,每天凌晨整备,白天跟车试验10多个小时,晚上分析数据至深夜。从样车下线到最终定型,耗时整整一年半,历经2300多项线路试验,“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此后,梁建英带领团队再攀高峰,经5年自主攻关、1680余项仿线余项线路试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填补高铁和航空间的速度空白。

  近30年栉风沐雨,梁建英带领技术团队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重大项目8项,授权专利203项。

  梁建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韩利萍,女,汉族,1971年12月生,党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韩利萍投身航天发射一线余年,用精确到毫厘的巧手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成功完成近200次航天发射任务,被誉为火箭发射平台的“微雕师”。

  1度的误差在生活中有时看似不起眼,而发射平台上支撑臂调平精度产生1度的误差,将会导致高50多米的火箭偏离发射中心800多毫米,均布在3米圆周上的最低点的支撑臂将产生20%的过载,这种误差将直接导致火箭的发射无法准确入轨。韩利萍创新应用“阀体复杂孔系五步操作法”解决了“长征七号”发射平台阀体孔系公差边界范围窄、冗余空间小的难题,使发射平台控制支撑臂调平精度的关键控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100%,确保新一代运载火箭精准入轨,为我国圆满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利萍有效攻克新一代国防重点装备起竖关键件接头本体曲面驱动构件繁琐、刀位点干涉碰撞和铣削矢量累积误差等加工瓶颈,最终确定应用仿真加工技术手段模拟实际刀具加工轨迹,有效解决关键尺寸频繁超差、过切碰撞等加工瓶颈,实现连续32个批次交验合格率100%,为重大飞行试验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了国庆70周年阅兵任务的圆满完成。韩利萍先后攻克瓶颈难题3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总结形成先进操作法15项,著有论文23篇,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韩利萍对徒弟倾囊相授,“一毫一厘不保留”是她的态度。以韩利萍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她积极融入生产中心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工匠的力量。

  傅廷栋潜心研究油菜遗传育种60多年,他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家抓牢“油瓶子”,他和他的团队育成80余个油菜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逾3亿亩,为农民增收逾百亿元;他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带领团队先后培养5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中国和世界油菜发展不断注入人才活力。

  1965年,傅廷栋从华中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当时,我国油菜籽平均产量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3,傅廷栋立志在油菜领域为国争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油菜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为找到一种雄蕊退化雌蕊正常的“母油菜”,傅廷栋在学校油菜试验田和乡间田野,每天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他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polcms),并将其无私送给全国相关研究单位,傅廷栋被国际公认为“杂交油菜学科带头人”。杂交油菜应用生产首个10年,全球育成并注明来源的17个油菜三系,就有13个是利用他发现的polcms育成的。他提出的“杂优+双低”育种策略,成为此后几十年我国油菜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利用他发现的polcms育成杂交种超200个,累计推广面积超10亿亩。

  傅廷栋带领团队选育的80余个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我国油菜面积、单产增加约3倍,总产增加约10倍。自1999年起,傅廷栋在甘肃省和政县建立油菜夏繁基地,推广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有力支撑该县脱贫。他选育出的耐盐碱油菜,可修复培肥土壤,使盐碱地变为良田。他带领团队选育出抗根肿病新品种,推广油菜多功能利用,让农民“钱袋子”变得更鼓。

  焦云龙,男,汉族,1990年10月生,党员,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府右街特勤站站长。

  焦云龙时刻牢记“为党中央站岗、为首都人民守夜”的职责使命,扎根基层一线,科学系统组织训练和实战演练,带出了一支消防尖刀力量,参加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近千场次重大应急救援安全保卫任务,创造了8170余小时“零闪失、零差错”的骄人战绩。

  焦云龙加入消防队伍以来,苦练本领,努力提升专业素质。他深知仗要怎么打,队伍就要怎么练,只有技术过硬,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更多生命,主动请缨参加消防铁军的“魔鬼训练”。作为全国消防铁军精英赛总冠军的焦云龙把自己过硬的专业素质本领融入日常实战化训练中,组织队员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连续3年荣获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火焰蓝”队列会操比赛团体第一名,个人也连续3年蝉联优秀指挥员。2020年,经历过多个消防岗位历练的焦云龙担任了府右街特勤站站长,“特”在勤务多,因为所处位置特殊,是全国执行消防安保勤务数量最多、任务最重的消防救援站,仅2023年就实地探勘重点单位570余次。焦云龙始终践行“红墙意识”,先后参与了“2·9”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中心火灾、“5·7”80米高塔救援、“丰台聊城五金火灾”、“百荣世贸火灾”、“北京强降雨抢险救灾”等多起事故处置工作。

  焦云龙始终厚植“人民消防人民爱,人民消防爱人民”的价值追求,把辖区群众放在心中首位,及时解决周边百姓所急所盼,着力消除群众身边的火灾隐患,组织巡查小分队,坚持带队巡逻、入户宣传,累计入户1260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560余处,保证了辖区消防的绝对安全,走出了核心区安全的“铁脚板”,打造了百姓安居的“金钟罩”。

  焦云龙坚持扶贫助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他积极响应“助蕾计划”,与陕西省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累计向学校捐赠图书120余册、学习用品1100余件。他将自己所获得的各类奖金4.5万余元作为助学基金全部捐出,充分体现一名消防员的仁爱之心。

  焦云龙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熊海,男,汉族,1966年1月生,党员,西藏大学医学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熊海是四川成都人,在连续参加两批工作后,毅然选择调入西藏大学,誓把毕生所学奉献给西藏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

  2016年,熊海到西藏大学医学院做过两次短期交流访问,与藏大专家有科研方面的合作,对西藏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认识深刻。熊海完成第八批任务后,于2019年7月主动申请转入第九批,继续在西藏大学医学院3年。2022年1月,已经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工作了32年的他选择调入西藏大学,成为一名在藏干部,誓做“西藏慢性病的控制者,西藏地方病的终结者,西民健康生活的倡导者”。

  熊海和西藏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学者们协同探究,牵头开展“青藏高原慢性病地方病队列研究”“西藏地方特色藏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阿里地区边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况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等多个课题及学科项目的研究与建设。熊海还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先后参与大古水电站和川藏铁路项目的研究,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健康保障方案,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健康保障服务。他先后承担10余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40多篇。

  潘从明扎根生产一线,潜心钻研贵金属技术,从普通一线工人成长为高技能的国家级工匠。他从铜镍冶炼“废渣”中精准提取稀贵金属,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

  铂族贵金属是国家战略高新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为了研究清楚贵金属精炼的每一步化学反应,潘从明坚持自学120余册专业书籍,写下80余万字学习笔记,掌握涉及的800多个方程式。在大量研究中,潘从明发现每一次提纯时溶液颜色都会存在微妙变化。上班时,他随身携带彩笔,将各种溶液的颜色一一画到纸上,再逐个对照、修正。他用了3年多的时间,最终制作出色彩准确、对比鲜明的“比色卡”。“颜色判断法”开创了铂族贵金属精炼提纯新工艺,将精炼次数由原来6—7遍缩减至2—3遍。

  2009年开始,潘从明克服父母患癌、女儿中考等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研发中,4年里设计方案600多套,累计实验近万次六人位餐桌尺寸标准。为了观察实验现象,经常坚守在200多摄氏度高温的电热板前,曾有100多个日夜连续守在实验现场。实验中硝酸在他胳膊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记,刺激性气体使他几乎丧失嗅觉、造成鼻黏膜永久性损伤。最终整套工艺研发应用成功,创新了沿用38年的传统工艺,将铂钯产量由400公斤/年提升至4500公斤/年以上,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盘活资源近100亿元。

  2019年,潘从明主持一、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达产达标期间,忍着耳部手术疼痛,解决急难问题600余项,项目提前一个月达产达标。2023年,在他针对性的创新下,铂族金属的产量再次提升,目前已具备1万公斤/年的生产能力,使金川成为亚洲最大的矿产铂族金属生产线。

  潘从明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9项,完成科技创新项目228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4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3篇,有著作2部。

  潘从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线下单

申明: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上一篇:卡座沙发尺寸

下一篇:小户型榻榻米

返回
客服电话:020-88888888免费预约师傅上门量尺!点击咨询